Image

仁愛堂田家炳中學


仁愛堂田家炳中學創校以來一直重視學生品格的塑造,先育德,後育才,並強調育養的重要,盼望學生完成六年的中學生涯後,具備一生受用的素質,成為修身利他的人,包括:律己自重,愛己愛人,有方向感,關心國家。

學校在新的學校發展計劃中(2021-2024)將建構一個具前瞻性的價值框架和課程藍圖,中一至中六各級均有其課程框架,配合不同科組或部門推行。除了照顧同學與朋輩、老師的關係,同時探索和社區、社會、世界的關係,在軟性或硬性的知識和技巧上裝備學生。形式上,學校希望讓同學不只是聽,更能經歷體驗式學習,盼同學「知情意行」,不只認識和被感動,更期望他們懂得反思和實踐。

會面當日,校長和其中一位副校長代表出席及分享,兩位都是經驗非常豐富,並且有心有力的教育工作者,多年來堅持為教育及下一代付出,帶著前瞻的眼光,不斷探索和添加新的元素,而且有承傳的心,盼能為學校建立一套較為完善的生命教育框架,讓老師在已建構的平台上繼續優化及潤飾已有的框架及內容。兩位前輩對教育、對下一代的熱誠,深深激勵我們。

Image
Image

沙田循道衞理中學


沙田循道衞理中學推動生命教育多年,從正規課程、非正規課程,至到校風等,都貫徹實行生命教育。

學校著重學生的全人成長,盼藉生命教育引導學生探索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珍惜生命、發展潛能、健康成長,活出豐盛和美好的人生。其生命教育的正規課程由多年經驗累積而來,設於班主任課、宗教及德育課,中一至中六各級均有不同目標及框架,對應學生不同成長階段及需要,在自尊自覺、人際關係、生活技能、生涯規劃,多方面建立學生的生命。延伸課程亦提供各種場景,讓同學感受校園的關愛氣氛,兄姊弟妹計劃、中一的祝福禮、中六的成人禮等等,不單增進同學之間及師生之間的關係,更讓學生經驗被祝福,體驗生命的獨特,學習僕人領袖的服務精神。

多年的堅持和努力,學校的生命教育系統愈趨完善,最珍貴的是整個校園洋溢著關愛、互信的氛圍,老師團隊的凝聚力,老師對彼此、對學生、對生命教育的擁抱。無論在課堂或其他活動場景,都讓學生經歷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從而帶來啟動和生命轉化。

Image
Image

迦密唐賓南紀念中學


迦密唐賓南紀念中學重視全人教育,以培養學生德、智、體、群、美、靈均衡成長為宗旨。學校從不同層面推動生命教育,滲透同學的校園生活,培養學生成為謙卑、自信、樂於服務的公民,並建立具備人文素質和科技創意的校園。

校園關愛氣氛濃厚,多元化的活動培養學生正面思維,如考試前師生點唱和敬師日家教會感謝老師短片,傳達關愛感恩;全校捐血及為不同群體設計校本社區服務,鼓勵學生勇於面對挑戰、服務社群;優異生嘉許禮學生贈送禮物予小學老師,提倡感謝感恩。校內獨特的文化,如一人一職計劃、班規設計比賽等,更能增加學生的歸屬感。透過豐富的活動,為學生提供不同學習經歷,培育學生全人素質。

學校舉辦的活動十分多元和多向度,讓不同興趣和長處的同學,在不同崗位上參與其中。最令人深刻是當中的「情」,不論是回饋小學老師、畢業生回校感謝師長,或是「有情圖書館」送出個人化禮物,都能讓學生體會自己不只是角色,而是深刻經歷自己、他人,和關係的重要,透過真實的場景和關係,生命得以啟動和啟發,校園情植根在學生的心中。

Image
Image

聖芳濟各書院


聖芳濟各書院將校訓及其信仰核心價值,包括生命、愛德、義德、真理及家庭,實踐於學校的關注事項,並貫徹在教學及聯課活動中,培育師生的身心靈發展。

學校致力將生命教育的元素融入不同科目的課程及聯課活動當中。如綜合人文科,課程內容結合情意教育,老師在課堂上帶領同學認識自己、提升自信;又特別設計跨學科的課程,如在中一級課程中,聯合科技與生活科、普通話科、英文科及宗教科,讓同學認識核心價值愛德,實踐珍惜自己、愛他人、愛世界。聯課活動則由不同學科及行政組別策動,透過講座、朋輩輔導、外出參觀及外展活動等,培育學生正面的態度及價值觀。綜觀學校的課程和活動,生命教育的元素俯拾皆是,十分難得。

面談當日,其中三位老師代表出席,從他們的言談及互動中,感受到團隊充滿活力,十分凝聚,彼此的關係非常緊密。他們有共同的目標與心志,盼以生命影響生命,視教學及活動為場景,藉此與同學創建共同經歷,參與彼此的生命,陪伴及協助學生突破及成長,讓同學經歷他們本身是重要,體會自己生命的寶貴。

Image
Image

福建中學(小西灣)


福建中學(小西灣)重視校園關愛文化,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五育。

學校編排全年週會課時,因應學生成長階段所面對的挑戰,製訂適合的主題及德育目標,包括:自律、勇氣、期盼、仁愛、堅毅、感恩,並由班主任、級主任、各科組和行政組別配合推行。全校活動包括:敬師活動、文化認識活動、義工服務、全校活動日、才藝大賽、領袖培訓等,透過多元化的活動,讓同學感受到校園氣氛,經歷生命的色彩,盼讓每一位同學經歷自己的閃耀時刻。

欣賞學校對推行生命教育的堅持,在不同階段和週期或遇上困難,卻仍然堅持付出時間、心力去逐步推展。學校於校內作定期調查,並根據結果訂立三年計劃,將生命教育元素及正向價值注入全校性參與的課程及活動,盼培養學生積極面對逆境的態度,建立健康人生。盼以學生正面轉變的成效,鼓勵校園上下同心同行。全校性計劃需全體老師的配合和參與,負責策劃的老師團隊一直用心籌備,從建構框架、撰寫教材、整合意見,到優化計劃,望減低前線老師執行時遇到的阻力。建立關愛校園,是全校師生共同擁抱及參與的。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