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淑媚老師
從繪本說起…..
孩子年幼時,我喜歡跟她們讀繪本,我覺得繪本的圖畫很吸引,故事很有趣;孩子長大了,我喜歡自己讀繪本,在不同的場合,看到、聽到繪本故事分享,我覺得繪本很有意思。
台灣兒童文學作家認為:繪本用簡單的圖像和文字,說出動人又意義深遠的故事,通過具體圖像表達抽象意涵;繪本展現不同的故事、情境與主題,在成長過程中,幫助孩子建構價值觀。日本作家柳田邦男在50多歲時再讀繪本,他認為閱讀繪本無界限,適合0-100歲;繪本有一種平靜療癒的力量。一本好繪本能感動人心,甚至令人感動落淚,這是我曾經歷過的。
幾年前,我嘗試在學校圖書館設立繪本閣,讓同學有機會接觸這些動人又具啟發性的圖書。同時,我選取了一些繪本,配合學校的主題活動、科組及學科,製作成影片,加上同學的配音,利用短短15分鐘的閱讀課,全校播放,希望能透過故事帶出生命教育訊息。在構思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故事的主題及生命教育的主題緊扣,有時會加上一些延伸的活動,讓同學把生命教育的主題實踐出來。
我希望把繪本所帶出的正向思想及價值,透過輕鬆有趣的故事,以潛移默化、滲透式的方法,融入學校的活動中。故事有其獨特的吸引力及魅力,同學不但容易明白,故事的主題不用明言已能留在同學心中。我期望有一天,在同學中學時期曾看到的、聽到的、留在心中的正向力量,能帶領他們經歷成長中的高山低谷,並成為指引同學面對困難及堅持努力的力量。正如其中一本配合學校運動會的繪本—「動物奧運會」—雪餅獎牌,雪餅已不再是雪餅,而是代表了獎牌是屬於投入參與運動會的同學,代表了投入參與生命旅程的同學。
林國成老師
九龍工業學校
我是一位中學教師,手執教鞭已接近三十載。在這些年頭裡,我接觸了很多教學上,又或行政工作上的朋友。當中有歷史學者、大學教授、作家,以及社福團體、紀律部隊、國內學府的職員或長官。嚴格來說,我也不算是交遊廣闊,但摯友也尚算不少。我這身邊的朋友們,縱使彼此工作崗位迴異,卻發現在性質上有其共通之處;我們都是做著一些「人」的工作。記不清多少歲月,我與他們攀談的話題總離不開目下年青人的現在與將來,最低程度上擔憂這群社會棟樑的承責能力,始終社會的福祉要交予他們來開創。於這群青春少艾的小伙子而言,我們不得不默認自己是老氣橫秋的長者。看見年青人跳躍生命的身影,對未來的憧景,對未來的期盼,對未來的追尋,這肯定是他們人生旅程的必經階段。這一刻,真想衝前認真的跟他們傾談傾談。究竟在他們的心坎裡,他們認為生命中最重要的又是甚麼呢?
著名中國民初作家冰心女士的幼女兒,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吳青女士是我其中一位國內摯友。她退休前執教外語,現在長居北京,榮休後的她對教育的熱誠從沒減卻。吳教授曾於外國深造,揉合中外觀點,對人生她自有精辟見解。猶記得她曾提及母親冰心對她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讓她擁有獨立的人格,學會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真人,說真話、做真事。因此,吳教授跟年青人的對話中,往往都不忘提及生命歷程中最重要的不是學識淵博,也不是富可敵國,最關鍵的反而是如何懂得做一個「人」。生命的價值從來都是由生活的閱歷中不斷學習和建立,為了推廣生命教育,鼓勵同學積極向上,建立自信,提升學習動機,銳意運用「生命教育」理念,藉此輸入正能量,讓同學肯定自我的生命價值。年輕人對人格的培養不甚關注,往往需要指示提點,生命教育的重點就是讓同學明白處世立人道理,好讓同學懂得掌握時間,計劃人生,建立生命目標,為豐盛生命而奮發進取。
離開校園不知多少個春秋,鳥倦知還,於紛雜的社會足印中,翻起了點點回憶。從前在課堂上所獲得的課本知識,隨歲月的流逝已了無痕跡,總記得昔日的青蔥歲月,老師、同學之間,互動祝福、彼此勉勵;將人生雋語、生活體會、生命啟發主動分享,這一切一切都植根在腦海中,影響著我們這生,以生命的聲音引領我們安穩而堅實的踏著前路,無畏無懼的面向逆境,強化內在生命力,深信實踐生命教育是深化生命教育重要的一環。
生命教育猶如一把保護傘,為人們遮風擋雨,伴您同行。

丁嘉敏老師
成為一個老師是我從小的志願,小時候就在家中扮老師教學生,沒想過長大後真的成為一位老師。老師的職責是傳授知識、教導學生做人。老師是學生成長中重要的一環,老師可以影響學生,其實學生亦可以影響老師,老師的熱誠至所以可以不停燃燒,學生功不可沒。學生簡單一句由心生而發的「多謝老師的教導」,足以令老師繼續前行,讓老師知道自己一路付出是值得的。所以同學們,不要吝嗇你們的多謝。
我一開始教書就要教高中的學生,我是一個沒有自信的老師,因為覺得自己畢業的大學排名不是很高,覺得自己不夠聰明,覺得自己轉數不夠快,擔心會被學生挑戰、嫌棄,怕無法令學生取得好成績,經常質疑自己。我知道自己有不足,所以一直都好努力做好教學工作,相信學生有日會感受到老師為他們的付出。
不過好慶幸我的第一屆高中學生,並沒有嫌棄我。經過三年的相處,和他們慢慢建立關係,他們會記得我的生日,會製造驚喜幫我慶祝生日,看見我生病,會關心我,看見我因為他們不認真學習而懊惱、難過,他們會道歉、肯改過,甚至畢業後仍會定期和我見面。如果學生是嫌棄我、討厭我,相信不會有以上的行為,以上的種種我相信他們感受到我對他們的付出,亦是因為他們對我的愛戴,給了我鼓勵,讓我知道自己努力是值得的,所以說,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是雙向的,學生願意接受,把老師的說話記於心,老師就願意付出。
所以同工們,我們謹守崗位,毋忘初衷,生命影響生命!
林俊傑老師
五旬節聖潔會永光書院
各位好,我是來自五旬節聖潔會永光書院的林俊傑老師,若果要我分享一次與學生難忘的片段,我會選擇近期一次與學生同場參與三人籃球比賽的片段,將賽後寫給同學的書信,與各位分享。
親愛的五丁班同學:
為到昨天能與你們經歷一場又一場難忘的三人籃球比賽而感恩,得嘗冠軍滋味,除了帶來莫明的興奮及喜悅外,也為我們的校園生活中,添上一份難忘的回憶。
昨天進入決賽,我們與對手實力相約,分數相當接近,起初曾領先對手,及後被對手追回,甚至反過來領先我隊。不過,海龍一記三分線遠程投射,為我隊成功追至平手。但很快又再被隊手反領先1分,進入比賽最後1秒,海龍在單擋下,成功擺脫對手,上籃得分,追至平手,並搏得一記罰球,有機會憑藉罰球反勝,但此時海龍因體力透支,雙腳抽搐,表情甚為痛苦。球賽停頓了數分鐘繼續開始,海龍背負眾同學的希望站在罰球線上,全世界一片寂靜,泓熙也在場邊,雙手合十低頭像懇切祈禱,眾人都十分緊張。可惜,海龍因體力不繼,射失了罰球,比賽需要進入最後3分鐘加時。我隊球員沒有因此而氣餒,反而在同學在全力打氣,高叫口號支持下,拿出爭勝的決心,繼續賽事。
最後加時3分鐘開始,對手明顯體力較我們優勝,幾次的上籃攻擊,以罰球戰術,企圖拉開比數,我隊局勢一度陷入逆境,但就在海龍欠缺力氣時,以驚人彈跳力取勝的泓熙,接應了一記籃底,並轉身投射,成功為我們追平對手,場外的同學興奮至極。在最後的24秒,我隊把握著最後一球攻擊機會,以一記長程傳送,海龍成功接應,並在最後一秒投射,結果反勝對手,為五丁班最後一年的籃球比賽寫下完美句號。
一幕一幕令人回味的片段,告訴我們,原來比賽未到最後一刻,也不知道勝利誰屬,而事情讓我們知道,只要拼盡全力,堅持到最後一秒,甚麼事情也有可能發生。做人做事也是一樣。
我從小到大喜歡打籃球,在參與眾多的球隊比賽中,技術體能比我還好的球員比比皆是,但我在球場上比賽的態度卻被隊友貫以「士氣王」 的稱號,因我在球場上未到最後一秒也是不會放棄,並且會提醒隊友,做好每一次防守,堅持到最後一刻。這種球場上的人生態度,對我往後的學業、工作,甚至人生發展影響深遠。
我在讀書時期,學業並不出眾,成績也是平平無奇,曾經兩度經歷會考失敗,但積極的人生態度,教我不應氣餒,努力嘗試找出不同的學習方法,幫助自己克服學業上的困難,最後悟出正確的學習方法及技巧,成功考入大學,完成大學的社工夢想。
及後,在工作上的發展,由社工轉至教師的工作初期,在工作上也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但不恥下問,努力追求進步的態度,也讓我慢慢克服初期的困難。
同學們,想告訴大家,人生的確不是一帆風順,就像球賽一樣,常常要打「逆境波」,但正好磨練我們的人生態度、雕琢我們的生命品格。鼓勵每一位同學,學習勇敢正視你現在生命中的「逆境」,可能是英文成績較差、可能是數學成績較差,可能是與家人關係較差;鼓勵大家帶著不屈不撓的人生態度,努力想出正面的方法,克服逆境的挑戰,也要學習感恩,因我們身旁總有支持我們的人。
與您們同在的
林老師字
生命教育的展現在於老師與學生生命中真實地同在,坦誠與學生分享生命中寶貴的生命經歷,讓學生發現我們可以怎麼樣的人生態度,來回應生命中的種種際遇,以生命影響生命。

郭豪昌老師
「教育」是生命影響生命的工作,經過十多年的教學生涯,我深深體會箇中意義。回想自己中學讀書時期,生活上面對著種種困難。幸而我遇上一位生命老師,讓我改寫自己的一生。
在我就讀中六那年,媽媽不幸患上鼻咽癌,爸爸又患上肝病。經濟拮据,家境貧困,哥哥姐姐亦出外拼命工作。我每天放學陪著媽媽到醫院進行電療,晚上便趕回家做功課及溫習,應付高考。當時我感到很無助,也不懂得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及壓力。
兒時的我,是一位很負面及消極的孩子。幸好當時遇上中六班主任,我得到他經常的鼓勵與支持,讓我度過人生的低谷及難關。至今仍深深記得他寫給我的一段話:「人如小麥一樣,成長需要經歷風雨磨練;不然就如溫室裡的花朵,不堪一擊,無法適應各種嚴峻的環境。」是他教我學會如何堅強,面對逆境,從此改變我對每樣事情負面的看法。面對忙碌的工作,我學習忍耐;經歷家人離逝,我學會堅強……對生活一事一物,要常存感恩!
「經歷」與「祝福」是每一個人成長的起點。每次回想起來,我感恩曾經擁有這段經歷。儘管是一件不幸的事,卻讓我在成長過程中「經歷」最大的「祝福」。讓我深深體會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只取決於他的能力,而是身旁有否出現信任、鼓勵及關愛他的師長。現在,我每天都接觸不同的學生,不時都會看到昔日的自己。更明白學生需要我們在其成長路上結伴同行,予以鼓勵與祝福!
「生命影響生命」──人們往往認為老師只會單向地影響孩子,但實際上孩子同樣會影響我們。縱使工作繁忙,但每當見到他們活潑的笑臉,心情亦自然會被感染,變得開朗。常說老師是孩子的太陽,照亮著他們的生命;那麼,孩子便是老師的養份,讓我們有動力繼續向前邁進,大家彼此傳遞「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