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自我形象和身份

LPDEF生命教育文章

questions

大概,我們都曾對自己的身份有掙扎,只是每一個人掙扎的位置和呈現不同。與青年人同行,其中一個里程是陪伴他們經歷自我形象和身份的恢復。

穩妥的自我形象和身份從三個向度的經歷而來:價值感 (sense of worth)、能力感 (sense of competence)、和歸屬感 (sense of belonging)。「價值感」由參與別人的生命而生。陪伴青年人成長的師長容許及接納年青人參與自己的生命(being included)尤其重要,年青人所經歷的是他可以陪伴參與身旁重視的人的生命、分擔他們的傷心和困難,漸漸他會意識並相信自己的價值感,也會激勵他繼續高度參與他人和社會。「能力感」是指一個人在成長中,在不同的事上經歷能夠漸漸掌握的感覺,並非指人掌握事物的客觀能力,不同成長階段、不同人之間的能力發展等等都存在著差異,從來無法以比較來「建立」人的能力感。重點在於一個人在經驗新事物的過程中有比先前掌握更多的感覺,感到有進步,也開始相信自己「能夠」。而「歸屬感」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想望。當我們經歷到有家或有一個自己屬於的群體並且自己是當中重要的一份子,辛勞之後可以歸回那為我們遮風擋雨的所在,歸屬感油然而生,心得安頓。

當生命在不同場景經歷有價值、有能力和有歸屬的感覺,內在的穩妥和安頓的感覺提高,這讓一個人日後在挫敗中不會自我懷疑,失落時不會自我拒絕,在人生的起伏中持續前行。因為他們深刻地經歷過,自己的生命並不掛鉤一切外在的行為之上,而是在生命本身以及與身邊人的關係中,有一份確信,是受吸引而非被驅使地踏步向前。

(版權屬生命教育基金會有限公司,如欲轉載,需獲基金會授權並注明出處)

Share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