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爆發新冠疫情,學校自二月起停課,一停便是四個月。
經過數個月的在家學習、網上學習,五月底,中小學終於陸逐復課,重返校園。
距離暑假不遠,基金會希望藉著分享幾篇有關「學習的意義」的文章,鼓勵莘莘學子,重拾學習的動力與節奏!
為甚麼學習沒有衝勁?
我不想讀書… …
學習缺乏衝勁有許多因素,例如:不知道為什麼需要學習;認為學習好難;滿足於現況,不願意付出;不知道應如何學習和溫習,缺乏方向感和成功感;負面歷史,以往一直很努力溫習,但成績屢次不好。
筆者投身生命教育多年,一直與年青人同行。的確不少學生表面上對學習不感興趣,但卻從沒有一個是由心地希望自己成績不好。他們現象上的「不上進」,源於不同的阻力和負面經驗,大部份是缺乏明確的方向感,或不相信自己可以進步,才會乾脆放棄算了。
事實上發生甚麼事?
試回想,你有沒有以下的心路歷程:剛開始努力學習,當結果不理想,心情低落,有點想放棄;經歷鼓勵後再次努力,但越讀越感吃力,不知何故,成績未見起色;這時開始失望、灰心,說服自己學習不重要。有些人欣然接受自己沒有用處,有些人嘗試從其他方面獲取應有的滿足和認同,例如:朋輩關係、戀愛、運動,甚至沉迷上網、打機等,導致學習提不起勁、冷淡。
這個心路歷程,許多人都不陌生。不明白學習的意義,欠缺合適的學習方法、把握度和方向感,學習目的意義有偏差,累積了不少負面歷史,不想再試。但我們相信,在每個人成長、學習的過程中,都有無盡的可能!接下來的幾篇會跟大家再詳述學習的意義、方法、如何跨越負面歷史等。
陳志耀(2006)。超凡學生手記─ ─信念躍進.時間管理.高效學習。香港:EDIT Workshop Publishing Group
Share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