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新趣—跑步樂

LPDEF一個都不能少, 生命教育文章

疫情新趣—跑步樂

在疫情期間,眼見自己日漸龐大的身軀,同工下定決心,慢慢培養出跑步的習慣,直至現在,她對跑步更是充滿熱忱。

兩年多的時間,好靜的同工從運動新手變成熱衷運動的人。不止跑步,她也嘗試接觸其他不同運動,多種嘗試後,跑步仍然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喜愛與同伴邊跑邊聊天輕鬆自在的氛圍,也享受獨自跑步時安靜沉澱的空間。

最近,同工分享了一次跑步的經歷:

踏入春季,天氣開始回暖而且潮濕,即使黃昏後才外出跑步,仍然會大汗淋漓。當天同工中途跑至海邊時,一陣強風迎面撲來。即使她微微曲身向前傾,腳步仍會不由自主地左右搖晃。她咬緊牙關,雙腿的各種肌肉發力向前跑,身體其他部分也竭力與強風抗衡。逆風帶來的阻力,使身體消耗更多力量,疲累的感覺比平日明顯,但卻不像平日那麼悶熱!她頓時發現,原來逆風也非「一無是處」啊!

她的分享讓筆者有所反思。突如其來的轉變,或會讓我們剎那間無所適從。置身逆風,確實需要加倍的靈巧和力量。曲身、身體向前傾、四肢和核心肌肉收緊,這些轉換幫助我們於逆風中繼續穩步前進。過後,逆風的經歷和鍛鍊,讓我們在順風時變得更輕鬆、從容,甚至期待在下一陣逆風來臨之時,測試自己能否「愈戰愈勇」。

逆境,是成長的孕育器。很多時候,順境或會讓人一直停留在安全區域,難以帶來生命的突破。外在環境的改變,帶來碰撞、激發生命的火花,是踏出安舒的契機。此刻,若你正身處逆境,鼓勵你抓緊機會作鍛鍊,生出一份生命的韌力:面對挑戰時,不會退縮;遭遇困難時,不會放棄!

後記:看到這裡,不知道你是否也想開始建立運動習慣?無從入手的朋友,不妨參考以下的經驗啊!

  1. 儘量選擇不需要過多儀器,輕便、簡單的運動開始。
  2. 運動時長由初時1520分鐘開始逐漸增加。
  3. 與同伴一起做運動更有動力,能夠互相鼓勵。
  4. 運動強度由淺入深,頻率由疏到密,讓身體慢慢適應。

(版權屬生命教育基金會有限公司,如欲轉載,需獲基金會授權並注明出處)

Share this Post